原标题:【解局】就在今天,几大党媒头版刊发了篇重磅文章
同样的节奏,同样的规格,这是“宣言”署名文章的第三次整齐亮相。
前两篇的“宣言”文章,侠客岛都第一时间做了解读。第一篇《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讲的是认识论,怎么认识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第二篇《艰苦奋斗再创业》,讲的是方法论,怎么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期;今天,第三篇《为有源头活水来》刊登,讲的是目的论,改革到底为了谁?
可以看出,这三篇大有来头的文章,逻辑上非常严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再到目的论,围绕的无非是新的历史形势下,怎么推进改革的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面临40年后的再出发。接下来的这几十年怎么办?冲刺之前,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也是这三篇署名文章的用意所在。
今天刊登的《为有源头活水来》,题目较为诗意,但回答的问题却很重要,也就是改革为了谁?
人民
毫无疑问,答案只有两个字:人民。标题所谓的“源头活水”,其实就是说,改革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了人民,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改革动力和民意支持。
这当然不是一句套话,更不是空话。
我们如果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每一个王朝的建立,在“打天下”的时候,无不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但是一旦掌握权力,整个天下就变成了一家一姓的私产,久而久之,掌握权力的就蜕变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集团,严重侵害天下的公利,所以不得不以另一场革命来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重新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
中国古代“一乱一治”的轮替,根本上就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没能解决好“公私”的问题。权力本是人民赋予统治者的治理手段,是天下的公器,一旦私有,便是变质的开始。
所以,有这个历史背景在,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共特别强调自己“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句话郑重写入了党章,表示中共在自己的建党原则上,绝不允许党蜕变成一个“利益集团”,因为一旦结成“利益集团”,权力就成私有,久而久之必然会失去人民的支持。
这些年,中共一直在强调“四大危险”,其中一个就是“脱离群众的危险”,脱离群众,就是脱离人民。可见,在防止权力蜕变的问题上,中共有着清醒的认知。
精神
怎么办?人民当家做主。
“宣言”文章回顾了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说,“亿万中国人因为能够成为这片大地的主人而扬眉吐气,能够为自己的家园劳作而意气风发……无数劳动者挥洒着汗水,也燃烧着激情,无数建设者不惧任何困难而拼搏向前。”也就是说,共和国在新成立后不久,就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源在于亿万人民对这个政权、这个政权的执政党有高度的认同,所以才会为共和国的建设奉献力量,同时,在奋斗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回馈。
我们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历史,看改革开放以后迅速迸发的中国速度,无一不得益于政权与人民之间正向而积极的互动。“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常说民族精神,往往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候表现得更充分。人人都觉得有机会改变命运,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幸福,这样的社会才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无疑,在改革再出发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民族精神。而要激发这种精神,而要激发这种精神,必须抵住利益集团对涉及人民整体利益的改革的干扰,不断打破固化的利益,让人民参与到改革中来,在改革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制度
这个必须要有制度的基础做保障。
“宣言”文章列举了这5年的一些工作。比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越来越多;各级机关政务微博账号从不足6万到近18万的增长数量;纪检部门开发的手机随手拍、微信一键通等网络平台……人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更直接、更便捷、更见成效。
比如,基层有民主恳谈会、民情通报会、社区议事会、村民决策听证会,协商形式丰富多样,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大为拓展。
又比如,为维护人民利益,出台或修订《民法总则》《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度推进,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冤案错案得到昭雪;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90%……权力“瘦身”、职能“健身”,促进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这个逻辑顺延下来,就是这次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聚焦今后3年,着眼未来30年,也就是说,要理清制度,理顺党和政府、政府各部门、中央和地方、地方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制度的基础。
但无论是顶层设计、制度变革还是落实阶段,有一个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导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一条改革主线贯穿其中,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所以,明确改革的目的很重要。改革一方面要解决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痛处,柴米油盐、教育医疗,另一方面,要增加改革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参与改革的谋划、落实和监督。一句话,老百姓是哭还是笑,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改革成败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