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中国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

2010年10月12日 16:16 佚名 点击:[]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公共外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9年冬,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表明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获得了重要提升。尽管中国的公共外交机制目前仍处在建设和磨合中,但中国公共外交的新局面已经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

通常所说的“外交”,主要是指政府外交,而非“公共外交”。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公共外交一词由美国塔弗兹大学弗莱舍法学院教授埃德蒙德?古利恩于1965年首次提出。当时,古利恩把公共外交定义为一个涵盖传统外交领域之外的国际关系范畴,意指“政府向外国公众提供信息并施加影响的行为”,包括本国政府对其他国家舆论的开发、本国利益集团与他国的互动、外交事务的报道及其政策影响、外交官与外国记者的沟通、跨文化交流等。与政府对政府游说和施压的传统外交不同,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对外国民众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外国政府政策的对外传播方式。

目前,中国学术界将公共外交定义为由政府主导,面向社会公众,以传播和交流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新型外交形式。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精英和普通公众三个层面。其中,政府是主导者,社会精英是最活跃的中坚,普通公众则是最为广大的基础性力量。公共外交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向世界和国际社会介绍本国国情,解释本国政府的政策与观点,消除他国公众可能存在的误解;通过展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积极影响和塑造他国公众对于本国的正面认知,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以维护和促进本国利益。公共外交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对外传播和建构工作,可以更广泛、更直接地面对他国公众和主流社会,已成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政府外交“力所不及”的独特作用。

公共外交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性工具。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外交起步较晚,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进一步提升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随着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动的日益紧密和对外交往主体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已经成为中国进一步改善国际形象、增进同国际社会相互了解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作为公共外交的主导者,政府应加强对公共外交的规划和引导,将其纳入国家对外战略的大框架之中,并据此制定中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同时,应加大对公共外交的投入力度,在国家外交经费预算中划出一定份额,专门用于公共外交支出。

第二,充分整合公共外交资源,完善公共外交的社会化职能。在公共外交上,单纯依赖政府的资源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坚持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相结合的原则,在官民并举的方针下开展公共外交。在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特别是外交部门作用的同时,要为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开辟更大的参与空间,为它们参与公共外交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要加强对民众的公共外交教育,培养并提高全民的公共外交意识,大力推行“全民公共外交”,使社会各阶层都成为公共外交的自觉践行者。

第三,加强公共外交理论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要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外交理念和成功经验,制定研究规划,培养研究队伍,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体系。要使中国的公共外交在计划制订、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估上都以科学标准为依据,提高决策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要在对外交往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政策、熟悉业务、善于沟通的公共外交人才队伍。

第四,要重视经典、成熟品牌的运作,积极开发新的交流平台。对于孔子学院和“中国年”活动等成熟的公共外交品牌,要继续大力发展,稳步推进,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要积极开发新的对外传播平台,运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努力引导国际舆论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外交”,将互联网作为对外传播中国政策、理念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今天,中国外交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现在,中国公共外交的舞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阔。加强公共外交,意义重大,形势紧迫,任务艰巨。我们期待并相信,公共外交将在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塑造中国民主、进步、开放、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上一条:纲要解读: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关键环节 下一条:人民日报:书写伟大祖国的光荣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yl23455永利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