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国人极大的震惊与无尽的思索。人们在问,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多数人都把此类事件归咎于肇事者道德的滑坡。其实不然,隐藏在这类事件背后的伦理去魅乃至沦丧比道德滑坡更可怕、更严重。我们固然可以说18位路人道德低下,但是,当我们去追问和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敢出手相助时,他们的回答估计会与我们担心的别无二致,那就是怕伤者或死者家属无穷无尽的纠缠和漫天的要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可以说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恐怕要归咎于可怕的社会风气,不良的社会风气是促使他们作出这种选择的最大原因。这种社会风气在每个人心里积淀并形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变成习以为常的风俗或思维定势就是我们身在其中的伦理现实。传统伦理的去魅乃至沦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代社会已经出现了伦理-道德悖反的现象。2009年《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精神哲学分析》一文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对当前道德状况“基本满意”的判断是主流,占69.7%;“不满意”的占19.4%;“满意”的也很少,只有5.3%。但是,对目前的人际(伦)关系“不满意”的判断是主流,占73.1%;“总体良好”占25.3%。这组数据说明国人对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基本满意”,而对社会的伦理关系“不满意”却非常高。两种相反的判断所达到的社会一致性都相当高,呈现为伦理—道德悖论。
数据中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首先,国人对自身和他人极高的道德认同率说明大部分人能够做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风气的堕落应该归咎于一小部分欲壑难填的害群之马。其次,害群之马虽然人数不多,但带来的影响却极其恶劣。虽然国人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水准还是保持很高的认同,就连小悦悦事件中的18人或许也想到马上救人,但之所以没有付诸行动的原因则是对对方的道德水准心存怀疑,这一判断只能源自于对当今去魅甚至沦丧的社会风气和伦理状况的认知。再其次,对“当前道德状况”较高的满意度并没有带来较高的人际关系或人伦关系的满意度,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高呼道德滑坡的时候,其背后的伦理去魅甚至沦丧则更为可怕和严重。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较高的道德满意度容易让某些自我感觉良好者沉溺于虚无缥缈的清高之中而不能自拔,而人人都是社会风气或伦理去魅乃至沦丧的参与者,则恰如晴天霹雳把这些人从自己编织的花环中惊醒。
较高的道德满意度为什么没有带来相应的人伦关系的满意度?原因在于我们虽有道德认知,但却没有道德行动,亦即我们的良知不能顺利地转化为良能。调查还显示,在回答“现代社会公民道德素质中最突出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时,选择“有道德知识,但不见诸行动”的高达80.68%;选择“既无知,也不行动”的占11.4%;选择“道德上无知”的占6.4%;选择其他的占1.6%。这表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脱节亦即“良能”缺场。缺乏良能的心灵只能是“优美的灵魂”或“死的心情”(黑格尔),这种人一旦面临道德境域只能是理智而冷漠的傻瓜,这是当代中国道德状况的最大缺陷和突出难题。
为什么出现这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不去做、不想做、乃至不敢做的异化现象?追问的结果又会回到当代的伦理状况上,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按照我们知道的那样去做了,我们或许不仅得不到我们应该得到的预期结果,而且还有可能带来的是做善事没有善报或好人没有好报,因为与之相反而大行其道的是,当代社会屡屡出现各种假恶丑等垄断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的种种怪现象。值得我们警醒的是,某些官员、演艺娱乐界明星与某些企业家等在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经济领域控制话语权的、本应成为国人伦理道德模范的群体,恰恰成了伦理道德方面为国人所不齿而唾弃的群体。这些所谓的精英们成了国人最不满意的群体的原因,在于他们本该因为人民服务而成为国人道德的楷模,但很多人不去做、不想做甚至为非作歹,占用绝大多数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而没有拥有较高道德和伦理水平。他们的腐败和社会分配不公,导致公共权力与社会财富这种伦理存在的去魅与消解。这种异化直接割裂和颠覆了传统的善事善报或好人好报的伦理信念,间接地切断了由良知向良能发展的康庄大道,致使当代中国的道德精神发生了变异,虽然良心作为自我道德评价依然很高,但其不仅不能与社会的伦理认同一致,甚至与伦理认同相悖,因而使道德很可能“处于作恶的待发点上”。
不可否认,我们当前出现了道德的滑坡,但道德滑坡背后伦理去魅的后果却更为可怕和严重,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受其影响并对其形成负有不可逃避的责任。是“让给丑恶来开垦”,把他变成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一沟绝望的死水”,还是把他改造成“美的所在”,该是我们清醒地作出选择与行动的时候了。
(作者系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