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哈佛大学读书是大多数美国高中毕业生的理想,也是许多国家留学生的最高追求。但对许多人来说,问题不是他想读哪所大学,而是他能在大学里学到什么和怎样获得最好的大学生活。
1986年,当时还是哈佛大学校长的得雷科·鲍克很想知道,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哈佛的经历很成功,而有些学生却平平淡淡。所以他找到哈佛教育研究院的理查德·莱特教授,请他通过研究,评估一下哈佛栽培出来的学生,以及哈佛学子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愉快。
任职教育研究院的莱特教授,也是位训练有素的统计学家,他召集了一批来自哈佛大学其他24个机构的同事,就校长的这个问题开始研究,希望从中找到答案。
自此,莱特教授开始了长达15年的研究。多年来,莱特教授及其同事先后采访了1600多名哈佛学生,同时与100多名专家和教授进行了探讨,就“业余时间干什么”、“哈佛的教学质量如何”、“有何建议”,以及他们本人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确定哪种因素最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给他们带来成功快乐的大学生活。
在莱特教授和同仁的研究基础上,哈佛的许多教学方针已作了调整,如现在会安排学生一起做作业、课后进行讨论,等等。目前兼任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的莱特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可以有很多方法来提升他们的大学经历。”
莱特教授已经将他们的研发结果和自己的妙点子写成了一本书《创造最棒的大学生活》(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这些“成功指南”对即将踏入大学校门或已经置身其中的你,一定有所帮助。
列出一个最佳时间表
在接受莱特教授采访的哈佛学生中,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和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有个最大的区别:成绩优秀的学生将“时间”挂在嘴边,而成绩差的学生却从来不说这个词。
一些学生说,当他们在大学里沿用高中时代“在自习室里学习25分钟、运动后学习35分钟、饭后再学习45分钟”的时间安排时,成绩就总上不去。但当他们采取连续学习几个小时的办法后,学习成绩和对课程的理解力都提高了。
莱特教授建议,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学生可以自己做试验,列出一个最佳的时间安排表。
混合选课收获多
在哈佛校园里,许多学生为了拿到学位,选修了大量课程,但他们的收获却不多。这些学生统称这样选课:大一学必修课、大二学主修课、大三学主修课中的高级必修课、最后一年则选择一些兴趣课,就像饭后的甜点似的。
但问题是,大一的基础课涉及范围广,他们来不及咀嚼消化;到大二年级学主修课时又觉得很枯燥;待到高年级选读的兴趣课比较“刺激”时,他们才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多选兴趣课,如日语、历史、统计等。而大学生活真正成功的学生,就是从一年级便开始混合选课,既学必修课,又选主修课和兴趣课,就像一个人去购物,不仅买生活必需品,也买其他的东西。这样,几种课程互相调剂,学生学习起来才有兴致,也更专心。相反,每一学年单调地学一种课程的学生,通常都觉得学习乏味,心里不痛快。
当然,如果能在小班(少于15个人)里上课,学生被教师指导的机会较多,学习成绩提高得也会更快。
课堂笔记训练有素
莱特教授强调,学生上课时应该带上许多小纸片,而不是一两张大纸做课堂笔记。一个星期有9到12个小时,也就是只要有40%的上课时间做笔记,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大大提高。莱特教授的研究证明,学生记得越多越好,成绩提高得越快,没有什么方法比记大量课堂笔记更能提高学生成绩的了。如果学生能在最后两年里一直坚持记笔记的习惯,当大学生活结束、该写毕业论文时,训练有素的你就会觉得那是小菜一碟。
一起写作业很有帮助
莱特教授指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很重要,但关键是要有一种好的方法,使他(她)能理解作业中所有的问题。所以,当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后,可以和4到6个同学一起讨论结果,哪怕一个星期只有一次这样的讨论,都能提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讨论尤其对科学系的学生很有帮助,因为科学是一门更加独立和复杂的课程。
学习外语苦而乐
外语是哈佛人的“拿手戏”,许多新生的外语高考成绩大大超过学校的录取标准。外语也是许多哈佛学子“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形容自己学外语“很艰苦但很愉快”。在接受采访的学生中,57%在毕业求职时获外语免试推荐。
为什么他们的外语这么优秀?因为他们在小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安排他们一起写作业,布置大量的习题,并经常搞测验。总之,学好一门或几门外语,就意味着你掌握了更多的技巧,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
和老师接触受益匪浅
莱特教授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同一个忠告:你们应该主动和老师接触,了解他们,同时也让老师充分了解你。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过,那么从现在开始吧,这种接触将会使你受益匪浅。莱特教授说:“想想吧,当你结束4年(8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准备求职或考研究生时,会有至少8名教授为你写推荐信。更重要的是,和教师的这种良好关系会让你感到自己受到重视,被关心。”
莱特教授表示,那些接受采访并过着愉快大学生活的哈佛学生,通常向教师请教的问题不是“为什么我总是考不出好成绩”,而是“我的这篇论文哪一段论述不充分。”
还有,遇到学术问题不要逃避。为莱特教授工作的研究人员在对40个碰到学业难题的新生做的试验表明,主动请教老师的20个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而另外不找老师帮助的20个学生则成绩差,且心情沮丧、不快乐。
重视“窗外生活”
莱特教授认为,多数大学生在大学里都有内心痛苦挣扎的时候,因为他们远离家人和原来的朋友,感到孤独无助。但如果他们经常参加社交活动或校园文娱组织,即使对毕业后是找工作还是读研究生很茫然,他们仍然会快乐。相反,那些内心孤独,却不愿与人交往、不参加社会活动的学生,不仅心情压抑,而且学生成绩也会下降。
莱特教授指出,有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学好专业课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是“副业”,会影响学习。但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了解“窗外”的世界与“窗内”学习同样重要,有些时候,“窗外生活”比“窗内学习”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他们发现,玩命学习的学生和只学习几个小时然后出去“疯”的学生取得的成绩是一样的。但是,那些参加社交活动的学生,有时候成绩更好。当然,也有学生因为过多地将精力放在社会活动上,影响了学业,但无可否认,他们仍然是哈佛最快乐的一群。
(王致诚译,据美国杂志《校园》201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