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导航 >> 就业创业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500名大学生为何深陷“就业骗局”?

2014年03月19日 09:07 佚名 点击:[]

花20万元就能进银行、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一系列笔试、面试、实习等设计巧妙的连环骗局让500名大学生信以为真,纷纷掏钱。在山西太原,一个以为大学生找工作为名实行诈骗的团伙,4年来骗得金额近9000万元。目前,该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已被警方抓获。

20万元包进银行工作?

“我有个朋友原来是太原市某银行的行长,可以通过他帮你女儿办理银行的正式工作,费用是20万元,办不办?”2011年5月,张秀英(化名)的女儿陈欣(化名)即将大学毕业,但工作却一直无果。恰逢此时,一位朋友给她带来了这样一个消息。

“这个朋友和我认识很多年,挺熟的,而且有一定社会地位,当时觉得他说的事情应该没问题。”没过多久,张秀英就将20万元转到了指定的银行账户内。

一个月后,一位自称是某银行李主任的人通知第二天早上去太原市金蓉家园酒店参加银行员工录用笔试、面试。

“去了之后,里面有70多个人都在等着参加笔试,考场上还有两个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监考人。考题和银行工作没什么关系,有点类似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陈欣说。笔试结束后,她又去另一个酒店参加了面试。“一起等待面试的有30多个人。考官是一男一女,男的问了个人基本情况、特长等,女的将这些情况记下来,大概用了10分钟。”笔试、面试的场面让陈欣觉得很正规,深信这就是银行组织的。

2011年9月,“李主任”给陈欣带来了办工作要填的表格,包括入职员工表,员工简历表,政审表等,表格上还盖有银行公章。“当时就觉得工作有戏了,20万元没有白花。”陈欣说。

到了2012年3月,陈欣又被通知去某酒店签订劳动合同,“会议室主席台坐了一排人,据说是银行的领导,还有30多个人一起签合同,不准我们交头接耳,不准拍照。合同下方还有银行的章,看起来很正规。”

本以为万事大吉的陈欣却等了半年多一直没能去上班,于是拿着调档案时的商调函去银行询问。银行工作人员却告诉她:“银行根本没有这样的商调函,上面盖的公章也是假的。”

一个精心设计的诈骗链条

事实上,陈欣只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个。2012年10月,太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三大队民警在办理一起网络诈骗案件时,通过互联网发现一个名为“追梦族中行”的QQ群,群里成员有200多人,以介绍工作笔试面试为主。随着警方的介入,一个精心设计的诈骗链条浮出了水面。

原来,这些笔试面试都是由一家太原金领职业介绍所组织的,这原本是一家有人力资源培训资质的公司,但却抓住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从2008年起做起了不法生意。

“这个团伙组织分工很明确。贾某为金领职业介绍所企业法人,负责整体组织策划安排,其他工作人员有的冒充公司领导,有的负责收发表格,安排考试、实习,有的负责签订合同,有人专门制作假章。”阮警官介绍说,他们组织的招聘会都是自编自导的,招聘人员由该公司工作人员扮演,至于各种表格、劳动合同等也都是伪造的。

但这些学生是如何找到这家公司的?“有人专门为他们输送学生,那就是学生们口中的‘李主任’和王某。他们冒充银监会主任或是人民银行主任,骗取信任。在他们的下面还有100多个中间人,为他们介绍有找工作需求的学生。”阮警官说。

据警方调查,此案涉及到大学生500人,涉案金额近9000万元。在他们的办公地点,警方发现了大量被骗学生填写的表格,还有盖有假公章的三方协议、入职通知书等以及大量被骗学生的真实档案。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他们收学生的钱最高达35万元,最低5万元,一般是14-20万元。声称可以为他们办到银行、国企和一些事业单位上班。这些学生分布在山西各个地市,大多是大学刚毕业,想找一个稳定、待遇高的单位。

“铁饭碗”梦碎的背后

这样一个团伙为何能够四年来屡屡诈骗成功呢?

“首先他们的组织机构非常严密,对招聘录用的每一个环节都特别清楚,每次笔试面试弄得特别逼真,让人感觉很正规;其次,在这条诈骗链条中,都是关系托关系,有的学生通过好几层关系最后找到了这个诈骗团伙,这些关系人中不乏政府公职人员或者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让人容易相信。”阮警官认为,更重要的是,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家长又普遍希望孩子能进入银行、国企等稳定、收入丰厚的单位。诈骗团伙正是迎合了家长的这种心理。

在这其中,一些学生、家长迷信走后门、托关系的心理值得反思。一位犯罪嫌疑人这样说道:“我们刚开始就是做人力资源培训的正规业务,但有些家长就会主动问我们能不能花钱办工作。要不是他们有这种心理,我们也不可能骗得了他们。”

一位被骗学生的家长也说,自己也是希望孩子有个稳定的工作,曾听说过有人托关系找到工作的,所以才想试一试。

为此,警方提醒,近年来找工作被骗的案件屡屡发生,这与学生、家长不正确的求职心态大有关系。“现在的招工体制已经非常公开透明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想要走捷径,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会把孩子耽误了。”阮警官说。

上一条:案例分析:大学毕业生求职需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下一条:毕业生初入职场如何维权 专家剖析身边典型案例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yl23455永利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