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 北宋词坛,首推晏殊、晏几道父子。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市进贤县)人。天资聪敏,笃学能文,十四岁举神童,十五岁应廷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历任要职,官至宰相,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均出其门下。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上继南唐“花间”遗绪,下开北宋婉约词风。由于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故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崇高地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浣溪沙》是其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传诵名句。
晏几道,为晏殊第七子,字叔原,号小山,生性清狂磊落,纵驰不羁,晚年家境中落。词风接近李煜,哀感缠绵,多怀往事,抒写哀愁,饱含感伤,造语工丽,秀气胜韵,“能动摇人心”。
姜夔与骚雅词派 姜夔,字尧章,南宋饶州鄱阳县人。一生浪迹江湖,身世漂泊,以清客身份周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座上客。姜夔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在南宋词坛上,姜夔是骚雅词派的最高代表,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扬州慢》一直为人们所传诵。